你是公民?還是臣民?
我認為,在台灣要當公民是很不容易的,因為要去了解很多事情。
要知道現在發生什麼事情、為什麼會發生、影響為何
從政治、經濟、歷史、文化、心理、財經層面等,又要如何去看待?
是否只是網路謠言、還是真的爆料?
是否落入集體民粹或恐慌、落入少數人的操弄、落入媒體的圈套?
你知道嗎?要查證這麼多事情,真的很麻煩,而且很累。
「那我看,我管好自己的事情就好了吧?反正,這些事情應該會有別人去關注。」
所以,上街抗議是別人的事情;關心政治是別人的事情;轉型正義是別人的事情
「我只要顧好我的工作/學業/家庭/教會,就好了;其他的事情,我管不著
反正,我管了也沒用;而且,我好忙,我真的很忙!你不相信嗎?我都沒時間睡覺了!」
莫管他人瓦上霜。
過去殖民時期和威權體制時,人民沒有太多權利參與公共事務,而且參與公共事務通常都會被當政者視為暴民、叛亂份子,到最後家破人亡,所以人民對政治長期噤聲。
當黨國年代中長大的小孩,從來沒聽過什麼「公民」、「公民不服從」、「公民參與」等,他要如何成為公民?他要如何培養出公民素養?他又要如何教導下一代?我敢打包票,這塊是直接空白。
當臣民為什麼好?因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秩序穩定而且符合父權社會的期待。
老爸叫我幹嘛就幹嘛,老闆叫我幹嘛就幹嘛,不要質疑、不要思考。
同理,黨國高層叫人民幹嘛就幹嘛,不要質疑好嗎?很不乖。
「別想太多,只要你好好地當做,我保證你不會吃虧。」
當權者沒說出口的話是:「但錢和權力還是在我口袋裡啦,哈哈哈」
這幾年公民運動風起雲湧,令人欣慰。雖然這也代表代議政治(政黨政治)失靈了,人民必須自己直接面對政府,而不是由原本說好的代議士。公民們必須了解,有些事情還是要主動關心,不然也許,之後再也沒有關心的權利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