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11日 星期六

【石虎報報】新品種! 台師大發現泰雅鈍頭蛇

台灣本土學者發現新品種蛇類,
取名為「泰雅鈍頭蛇」,
該蛇類多分布在雪山山脈泰雅族領域,
眼睛呈黃色、無毒,愛吃蝸牛,不具攻擊性。 圖/游崇瑋提供



20150411 聯合報 記者林秀姿/台北報導】

暌違八十四年,台師大研究團隊發現世界新種蛇類「泰雅鈍頭蛇」,近日已刊登在英國發行的國際期刊「動物文稿」(Zoological Scripta),獲國際認可。這是自一九三一年日籍學者牧茂市郎發表台灣新種蛇類金絲蛇和標蛇後,由本土學者發現的新種蛇類發表,象徵台灣兩爬研究重要的里程碑。



 原本學界認為台灣只有一種「台灣鈍頭蛇」,後來一九三年日本學者發現新品種命名「駒井氏鈍頭蛇」。直到今年台師大生科系副教授林思民、畢業生游崇瑋和林家蔚共同發表新鈍頭蛇品種,證實台灣目前有三品種鈍頭蛇。

最早的觀察起源於林家蔚,他鑽研鈍頭蛇食性,發現不同海拔的鈍頭蛇在體色、鱗片、眼睛顏色、甚至對食物的偏好都有差別。加上游崇瑋從大學時代上山下海拍攝爬蟲類,二○○六年整理照片時,發現鈍頭蛇的「鱗脊」差異大、長相也不同,開始懷疑教科書上寫的「只有一種台灣鈍頭蛇」的理論。

○○九年游崇瑋到台師大就讀碩士班,和老師林思民討論後,團隊決定以科學方法鑑定,歷經數年DNA定序、型態、鱗片乃至牙齒等各種細節比對後,確認台灣的鈍頭蛇應該有三種。

游崇瑋說,台灣鈍頭蛇眼睛大多是紅色,另兩種是黃色。台灣鈍頭蛇無鱗脊,駒井氏鈍頭蛇是強鱗脊(鱗片的紋路較明顯),泰雅鈍頭蛇則是弱鱗脊。台灣鈍頭蛇偏好吃蛞蝓,泰雅、駒井氏鈍頭蛇喜歡好吃蝸牛。


林思民說,泰雅鈍頭蛇多分布在雪山山脈周圍,恰巧與泰雅族傳統領域有高重疊性,故命名為「泰雅鈍頭蛇」,不太會攻擊人,發現過的最大體型僅六、七十公分左右而已。

圖/聯合報提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