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講的是華萊士這位生物學家,他曾在亞洲地區研究生物,留下豐富的觀察紀載,成為日後重要的文獻之一。新加坡科學博物館今年正在展出其研究,其中,亞洲代表動物就是展出兩隻石虎標本呢!
華萊士(Alfred Russel Wallace) |
華萊士(Alfred Russel Wallace)是19世紀的英國生物學家、探險家與地理學家。華萊士畢生醉心自然生物研究,試圖解開演化與物種之謎。
達爾文《物種起源》 |
華氏和達爾文(Charles Robert Darwin)是學術上的知己,華氏提出的生物觀察:「(1) 相似物種的存在時空通常相同、(2) 適應良好者會取代適應不良者。」這幾點為達爾文提供靈感,使達氏完成《演化論》一書。達爾文日後名聲響譽國際,光芒蓋過華萊士。華氏心胸寬大、不以為意,甚至替達氏高興。華萊士一生低調,不求名利,只求科學──了解生物與演化的奧秘。(詳情可見〈被達爾文掩蓋的甲蟲獵人:華萊士〉)
華萊士曾花8年在馬來群島(今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研究生物,詳實記錄當時各種奇珍異獸。他發現「東南亞」與「新幾內亞和澳洲」的地緣雖近,但似有一條隱形界線將兩邊生物分開,使兩邊的生物相(ecology)不同。這條線後被稱為華勒斯線(Wallace Line)。
華萊士線(Wallace Line)為圖中深藍粗線 |
原來,冰河時期的海平面下降,東南亞諸島和亞洲大陸相連,而新幾內亞則與澳洲大陸相連。但華勒斯線劃過的地方在冰河時期仍是海洋,動物無法步行遷徙,也造成兩邊的生物相不同。隔著華勒斯線,東南亞的生物和亞洲大陸較相似,而澳洲與新幾內亞的生物較相似。
澳洲和新幾內亞曾經相連;婆羅洲、爪哇、蘇門答臘等島也曾經相連。 但冰河時期的華萊士線還是海,所以隔海兩處的生物相不同。 |
在新加坡科學館(Science Centre Singapore)正展示華萊士當年的部分研究。照片中的石虎標本是亞洲動物的代表之一。石虎在亞洲分布廣泛,東南亞島上亦有,但無分布在華萊士線另一端的新幾內亞或澳洲。
新加坡科學館的石虎標本。一隻有骨骼,一隻沒有。圖/林家蔚 link here |
華萊士畢生奉獻科學與自然研究,勇於從英國離開、憑著熱情與毅力在亞洲陌生國度做研究,在當時的西方學界是少見的異數。也多虧有他,亞洲許多生物詳實且系統性地被記載下來,成為日後研究亞洲動植物的重要參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