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專家等參加保育研討會。圖片來源:吳素珍 |
【2015年06月27日 記者吳素珍/南投報導】
美麗的集集綠色隧道,路旁共設置5處野生動物石虎出沒提醒用路人慢行小心駕駛的警示牌,牌上有可愛石虎圖樣,但多數民眾對瀕臨絕種的石虎保育觀念仍一知半解!
國內外學者26日在石虎保育研討會工作坊提出,保護石虎也能連帶保護到其他物種,有利於生態平衡。集集是資源良好的平台,保育工作須匯集當地居民的力量,連結農舍監控通報系統,鼓勵農民採用環境友善環境農法,若能朝著兼顧地方發展及石虎族群保全努力,則能創造人文生態的新亮點。
長年以來,台灣淺山遭開發,石虎棲地逐年減少,代表生態系的失衡,保育工作迫在眉睫。南投縣政府及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等單位於26日於集集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辦理「南投地區石虎保育工作坊」,邀集國內外石虎保育研究學者專家,一同討論台灣社會如何共同面對石虎瀕臨絕種的危機。
近年集集也有多起石虎遭撞死的案例,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助理研究員林育秀指出,在集集攔河堰附近、台16線、綠色隧道,兩年內各都曾發生一起石虎路殺事件,更凸顯研判石虎棲地和人類活動高度重疊出棲地和人類活動區有高度重疊。然而石虎遭車撞死以及滅鼠藥、獸鋏,都是影響石虎存亡的原因。
來自琉球大學的伊澤雅子教授 Masako Izawa則從與分享和台灣石虎血緣很近的日本西表山貓研究經驗分享和保育方法。她發現,西表山貓遇到路殺的問題,是因牠們會取食其他路殺的動物死亡,吸引牠們前往覓食屍體,而造成「二度路殺」。因此團隊結合在地居民,將遭路殺的動物屍體撿起丟到路邊,避免殃及其他動物。
西表山貓。為石虎在日本的一亞種,目前數量約為100隻左右。 |
此外,西表山貓重要出沒路段,已設置40多個警示牌,並請當地居民做第一防線,發現受傷的西表山貓時能協助通報工作;他們也與警方合作,向駕駛勸導減速慢行。此外,目前公路單位設置90個動物廊道給西表山貓使用,觀察結果有60多個被使用,沒有被利用的廊道則須持續追蹤原因並改善。保育宣導工作甚至與當地旅館配合,將參與講座排入遊客夜間行程,吸引不少人來訪關切。
由於過去石虎最惡名昭彰的行徑就是偷吃雞!但其實多數危害案例中凶手不是石虎,反而是流浪狗貓或其他野生動物。林育秀指出,近來集集一帶保育工作著力於向養雞戶倡導保育概念,進行溝通鼓勵讓他們裝設監測系統,並協助通報,避免使用獸鋏或毒餌。此外,更也鼓勵農民改採環境友善環境農法,以「不用化肥、不用農藥、不用殺蟲劑、不用滅鼠藥、不用捕鼠鋏」為準則,如通過經財團法人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的「綠色保育」相關專業單位標章申請檢測通過,石虎棲地內的還會同時給予頒發「友善石虎農作標章」。
但因集集為集約農業地,即便有意願從事友善環境農作的農民,因擔心鄰居的鄰田汙染問題害蟲臨及自家果園或菜園,而就此作罷。她認為,若由政府單位挹注經費統籌規劃,推動農民走向友善環境農作,並能以「友善石虎農作標章」作故事行銷,兼顧在地農業發展也能顧及石虎保育,有機會發展為地方特色亮點。
保護一隻石虎,等同能保護至少2平方公里以內的物種,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主任方國運指出,石虎在是台灣淺山地區算是指標性的保護傘物種,農業系統上,維護石虎數量,抑制鳥類、鼠類傷害農作物。但人類採用毒害、捕捉的方法,往往傷害到上一層的物種-石虎,也間接對農作系統造成更大的傷害,實在徒勞無功。
嘉義大學助理教授劉建男提醒,石虎的特徵為耳後為黑底有白斑、前額眼窩內側延伸到額頭的有2條白線,身上有塊狀黑褐色棕斑,民眾會辨識十分重要,如路殺或意外捕捉時需協助通報,請民眾多加留意。
石虎的特徵。圖片來源:石虎抱抱 |
至於石虎活動區域,以南投地區而言,以集集、中寮為主要熱區,鄰近的區域也都有分布擴散到名間、南投市。第二年度由南投林區管理處所委託的研究計畫也將將把成果做規劃做摺頁宣傳,並持續繼續與農民溝通進行友善環境農法推動業,他指出唯有連結各界的力量,提升當地居民保育意識,保育石虎的工作才能繼續推動。
集集鎮長陳紀衡表示,石虎是集集珍貴的自然資產,過去因棲地的破碎,導致石虎瀕臨絕種,保育工作刻不容緩,公所也會努力打造一個友善動物並兼顧地方發展的環境,也希望居民能一同為環境努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