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16日 星期一

【石虎報報】劉克襄:石虎和馬家莊


圖片來源:劉克襄(獨立評論@天下)

本文來源:獨立評論在天下 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46/article/2398

2015214 劉克襄(作家生態保育工作者)/撰寫】

最近有一稻米品牌,以石虎為名,產地出自苗栗通霄附近的淺山環境,位置接近遊客愈來愈稀少的馬家莊。

協助生產此一稻米的人,係研究石虎的專家陳美汀博士。她長年調查此一山貓的習性,發現石虎生存的環境日趨惡劣。除了宣導教育當地民眾正確認識,山區道路和山林環境不宜再開發外,擴大石虎棲息環境,或許是另一可行的方式。


但如何在限有的土地,創造更多的棲地?她鼓勵當地農友,承租幾塊休耕地,進行有機栽作,創造和其它生物共存共榮的環境。短短一期下來,不噴灑農藥和施作化肥下,農友們栽種的水田,動植物果然變得多樣。第一次收割前夕,石虎也被記錄了。

當然,此一水田的栽種,並非全然是為了保育石虎而出現。她最期待的,還是以生產良好的稻米為初衷。友善耕作的水田,若能獲得更好的產值,農民持續耕作或擴大的意願就會提高。而非讓農民們感受到,係因石虎保護,委屈了農田的生產。

 
圖片來源:劉克襄(獨立評論@天下)
石虎米便這樣誕生了,有此動物的有機品牌和信念,價格相對的拉高,也受到歡迎。站在保育自然的立場,大家都樂意看到,更多相似的水稻環境,給予石虎更大的生活空間。

我佇立的那塊便是。遠遠地環顧四周,一條產業道路從山村蜿蜒出來,銜接外面的小鎮。暮冬了,起伏的山坡地,呈現枯黃落葉的疏林景相,層次分明,儼然一幅清麗鄉野的景觀。周遭平地則是一片休耕的肅然景色,夾雜於旱作的蔬果間。不少田地都在等待翻耕整地,進而插秧。

石虎就隱身於這類與人類緊密生活的淺山環境。環境開發了,但沒有全面破壞,還是保有不少完整森林,跟農家的耕地環環相連。石虎畫伏夜出,夜深了,再循山而下,走進水田環境。

有位熟識的自然觀察者李景泓,一樣受到石虎的感召,兩年前下鄉到此耕作,另立一品牌,田鱉米。田鱉是大型水生動物,只在不用農藥的水田,才能夠生存。他把石虎形容為龍貓,只要有心有緣的人,就會在郊野遇見。他經常帶著三歲的小女兒,在田間活動,從耕地的蛛絲馬跡,尋找石虎的蹤影。

那天我們剛好一起,撞見好幾個石虎腳印,留在田埂的濕泥上。我們沿著足跡溯源,研判有隻石虎,昨晚從緊鄰田邊的淺山走下來,沿著水圳旁邊的田埂,尋找蛙類、老鼠。

更早時,我拜訪了另一處水田環境,里山塾。他們從事友善栽作,菜畦的蔬果形成多樣的內涵,同樣吸引各種動物到來,石虎也是其中的主角,但沒過多久,未再記錄。

何以如此?原來,他們耕作環境後頭的淺山,前些時有條農用水泥道拓寬了,更裡面,大片山谷闢為工廠用地。石虎白畫棲息的山區完全破壞,山腳的農田再如何友善,盡屬枉然。許多環保團體積極呼護保護淺山,不希望開發的原因便在此。

耕種石虎米的環境,前方就是馬家莊。當年若非馬英九當選總統,人氣又高,那兒就不會劃為觀光風景區,形成大片大片水泥舖設的地貌和建築。如今人去樓荒,停車場始終處於空蕩。前面的開闊環境,過去想必有塊良田,曾有石虎棲息。

圖片來源:劉克襄(獨立評論@天下)
前幾日,台中市長林佳龍得知,后里花博預定的場地,有隻石虎現身的記錄。隨即放棄那塊農地的使用,轉移到另外一塊。地方首長願為生態保育當機立斷,頗具啟發作用。

我望著前方的森林,至少有隻石虎住在裡面,說不定今晚還會再拜訪這塊剛剛翻土的田埂水圳。這隻石虎到來,明示著旁邊有一塊良好完整的次森林,尚無開發的隱憂。而我的朋友們也正持續努力,以石虎米或田鱉米的理念耕作。


這隻石虎是多麼幸運,周遭擁有如此友善環境信念的農民。但並非每一隻都如此,石虎滅絕的危機依舊存在。需要更多友善土地的人和環境,長期環繞著牠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